聯系熱線
活性炭吸附箱的尺寸設計與處理風量密切相關,核心目標是確保廢氣在箱體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與活性炭進行充分接觸。以下為其核心計算原理與關鍵因素。

設計主要依據兩個關鍵參數:空塔風速和停留時間。
1.處理風量與截面積的關系(空塔風速)
空塔風速指廢氣在吸附箱整個空截面上的流動速度。其計算公式為:
空塔風速 (m/s) = 處理風量 (m3/h) / 截面積 (m2) / 3600
通常,空塔風速建議在 0.4 ~ 1.2 m/s 范圍內選取。風速過低可能導致設備體積龐大;風速過高則會使廢氣與活性炭接觸時間太短,降低吸附效率,并增大系統阻力。
2. 確保有效停留時間
停留時間指廢氣穿過活性炭層的總時間,是吸附效果的根本保證。其計算公式為:
停留時間 (s) = 活性炭層厚度 (m) / 空塔風速 (m/s)
工程上,停留時間一般需控制在 0.5 ~ 2.0 秒 以上,具體取決于廢氣的濃度和成分。
基于以上原理,可以得出以下關聯:
風量決定截面積:在選定空塔風速后,處理風量越大,所需的吸附箱截面積(長×寬)就越大。
效果決定炭層厚度:所需的吸附效率和停留時間,決定了活性炭填充的厚度。
上表是基于特定空塔風速和炭層厚度計算的**理論參考值**。在實際選型中,還需考慮以下因素:
活性炭類型與填充量: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差異,所需的填充量(即箱體容積)也不同。箱體尺寸必須滿足足夠的活性炭裝填量,以確保其使用壽命。
系統壓降:更厚的活性炭層或更小的箱體通道會增大系統阻力,需要匹配更高壓的風機。
廢氣特性:對于高濃度、高濕度或含有高分子量污染物的廢氣,通常需要降低空塔風速或增加炭層厚度,以延長炭壽命并保證處理效果。
因此,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建議根據具體的廢氣條件進行詳細設計,或咨詢專業環保工程師,以確保活性炭吸附箱的尺寸與風量達到最佳匹配。